第一百二十四章:所谓将是兵之胆_重生明末之我是昏君
笔趣阁 > 重生明末之我是昏君 > 第一百二十四章:所谓将是兵之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二十四章:所谓将是兵之胆

  在盛京,年仅十七岁的多尔衮此时也是有些焦头烂额。

  多尔衮作为皇太极的弟弟,颇受皇太极的信任。

  在努尔哈赤死后,皇太极开始不断剪除其他三大贝勒的权势。

  在代善,阿敏,莽古尔泰三个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之后。多尔衮也成了下一代中最耀眼的人物。

  皇太极几次出征,都是让多尔衮留守。

  前几次都没发生什么大事,可是这次,却忽然发生了范文程全家被灭门的事情。

  这让整个盛京一时间是人心惶惶,尤其是那些汉人的降将。

  关键是多尔衮这次虽然杀了不少对方断后的人。

  但是这伙人,非常善于短尾求生。

  而且悍不畏死。

  多尔衮到现在都没抓到过一个活口,还让对方带着范文程大哥范文寀的脑袋离开。

  到现在为止,多尔衮都还没搞清楚对方的底细。

  多尔衮只能猜测,这是东江毛文龙的手笔。

  因为留下的这些尸首,很明显是明人。

  可是多尔衮也不敢肯定,因为毛文龙一般很少会这么莽。至少潜入盛京杀人,毛文龙还从来没如此干过。

  到现在一点头绪都没有。

  这事多尔衮都不知道要怎么去和皇太极交代。

  “报,城外出现了明军,似乎想要攻城。”

  多尔衮正在焦头烂额之中,却猛然听到这个让他骇然的消息。

  明军竟然出现在了盛京城外,这是在开玩笑吗?

  这可是自从努尔哈赤当年迁都盛京之后,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。

  “混账东西,真当我大金无人了吗?”

  多尔衮顿时是气的暴跳如雷。

  别看多尔衮年轻,但是作为努尔哈赤年纪比较小的儿子,颇受努尔哈赤喜爱。十岁刚过就被努尔哈赤带在身边。到了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独自领军作战。

  而且这些年多尔衮还从没败过。再加上深受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喜爱,让多尔衮的性格非常的骄横。

  现在被明军打到了眼前,这让多尔衮如何能受得了。

  “贝勒爷,不可啊。”

  边上的李永芳急的差点就要抱住多尔衮的大腿祈求了。

  多尔衮直接抽出腰中的马鞭,朝着李永芳的脑袋抽了过去。

  “你这奴才,是不是想着要投降?”

  也难怪多尔衮会如此想。

  这李永芳在整个后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。

  当初这可是努尔哈赤起兵之后,攻破的第一座大明城池抚顺的守将。

  虽然努尔哈赤对李永芳极为看重。

  但是后金上下谁不知道,努尔哈赤这只是千金买马骨,李永芳这人根本就没多大本事,而且是个软骨头。

  “贝勒爷,现在大汗领军在外。这盛京城也就只有八千人马,一旦。。。”

  李永芳此时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了。

  多尔衮也不是蠢货,只是年轻气盛,有些冲动。

  现在被李永芳一提醒,多尔衮也瞬间清醒了过来。

  再联想到之前范文程家中被骤然灭门的事情。

  多尔衮顿时惊出了一声冷汗。

  万一这外面的明军并不是单纯想要攻城,自己贸然出战,城内出了乱子。那多尔衮可就要有大麻烦了。

  范文程毕竟只是汉臣。连做奴才的资格都没有。

  要不是因为皇太极看中,全家死了也就死了,谁会为这事去操心。

  可是要是那些旗人大臣哪个家中遭了这样的劫难。

  多尔衮绝对会被唾沫星子喷死。

  就算皇太极再看中多尔衮,也得处罚多尔衮,给那些人一个交代。

  不然整个后金高层肯定会有怨言。

  这样的动荡甚至是皇太极都承受不起的。

  “知道了,我只是去城墙上看看,你聒噪什么?”

  多尔衮就算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,也不会在李永芳这等人面前承认什么错误。

  此时在盛京城外的正是毛永诗。

  本来毛永诗还有些忐忑。

  毕竟毛永诗手里可没有几匹马。

  如果鞑子真的无所顾忌的杀出来,毛永诗想跑都难,更别说去威慑了。

  到时候只能去拼死力战了。

  所以为了避免被一网打尽,毛永诗刚到盛京城外,就将手下分成了十个小队。每个小队刚好一百人左右。

  然后每队人马分散驻扎,分批在城外鼓噪,就是想要让城中的鞑子搞不清楚虚实。

  不过随着不断鼓噪,毛永诗发现城中的鞑子竟然按兵不动。

  这让毛永诗的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。

  甚至帮着劝降的布条射往城中。

  一时间整个盛京城上下是人心惶惶,暗流涌动。

  尤其是那些投靠鞑子的汉人家眷,本就因为前段时间范文程全家被杀的事情而心中惊恐,现在却忽然发现明军打到了盛京城外。

  一时间谣言四起。

  甚至有传言说皇太极大败,已经死了。

  多尔衮一连当众斩杀了十几个散布消息的人,这才止住了传言。

  不过虽然没有人在明面上散步消息了,但是整个盛京的气氛却反而更加紧张了,处处都透着一股古怪的气息。

  而此时在塔山,却是另外一番景象。

  在济尔哈朗重新带领正红旗大军来到塔山之后。

  第一批出发的明军都还没到锦州。

  大多数明军所部还没到塔山。

  之前王之臣和满桂离开之后,奉命接手塔山防守的是刚刚升任游击将军的左良玉。

  左良玉本是孤儿,家中也没什么关系,全靠一刀一枪拼到如今的地位。

  说起悍勇来,在昔日的山海关,左良玉也就仅次于曹文诏叔侄。

  在山海关的军中,甚至流传着一句话,叫做一曹二左。

  这曹自然说的就是曹文诏,而左说的就是左良玉。

  至于曹变蛟,虽然悍勇更在其叔之上,但是因为年龄较小,地位较低,所以并没有被拿来和左良玉相提并论。

  曹文诏和左良玉地位相当,两人都是游击将军。

  不过曹文诏麾下主要是骑兵,而左良玉麾下则是步兵。

  左良玉也是个想做事的人,虽然左良玉也会吃空饷,但是不会像刘德那样肆无忌惮。

  所以左良玉麾下的兵马大概有一万两千多人。

  这也是赵率教在知道大军必须前往锦州之后,特意安排布置的。

  不然让刘德这样的人驻守,估计鞑子大军一出现,刘德就会落荒而逃。

  到时候其他人有样学样,恐惧的气氛不断扩散。

  估计都不用鞑子一刀一剑,明军就得全面崩溃了。

  按照赵率教的想法,军中就不应该留刘德这样的人统帅军队。

  可是这些事情也不是赵率教能左右的,甚至王之臣都没办法。

  两百多年下来,军中自有一套成熟的管理系统,盘根错节。

  赵率教可不是袁崇焕那样肆无忌惮,敢无视规则的人。

  所以当济尔哈朗再次到达塔山的时候,就发现了左良玉修筑好的防御工事。

  济尔哈朗顿时就松了一口气。

  济尔哈朗还真担心,自己再碰到曹文诏那样的虎人。

  到时候济尔哈朗打也不是,不打也不是。

  现在的济尔哈朗已经破罐子破摔了,根本就不去管丢不丢脸的事情了。

  反正经过之前曹文诏和曹变蛟叔侄的事情,济尔哈朗又亲自射杀了自己的副旗主勒可德诨。

  济尔哈朗已经彻底放飞了自我。

  还能有什么事情比这更让人去笑话的了。

  现在济尔哈朗心里想的,就是怎么样完成皇太极的命令。

  “马尔泰,让你部出一牛录的人,冲杀一番。”

  马尔泰之前被济尔哈朗派去追杀杨鹤,因为道路崎岖,并没有追上杨鹤。

  这让马尔泰心里非常忐忑,害怕济尔哈朗追究自己的责任。

  毕竟之前济尔哈朗当众一箭,杀了副旗主勒可德诨的事情,对马尔泰的震撼还是相当大的。

  马尔泰的地位距离勒可德诨差的还远。

  济尔哈朗连勒可德诨都能随手杀了,更何况是马尔泰。

  不过现在济尔哈朗既然重新给马尔泰机会,那就是不打算追究之前的事情了。

  这让马尔泰如何能不激动。

  “末将领命。”

  马尔泰连忙转身就走。

  马尔泰自然不知道济尔哈朗所谓的进攻只是做做样子。

  不过既然济尔哈朗下了命令,马尔泰也不敢马虎。

  马尔泰打算自己亲自领军。

  不过济尔哈朗让马尔泰只派一个牛录的人前去,也就是三百多人,只是马尔泰麾下的三分之一人马。

  马尔泰自然不敢违抗。

  但是这并不妨碍马尔泰亲自领军。

  马尔泰回到自己的军中,一声令下,带着一个牛录的人冲向了左良玉防守的所在。

  “来的好。”

  左良玉自然听说了之前曹文诏辉煌的战绩。

  对此左良玉是非常的羡慕,甚至还有些嫉妒。

  曹文诏出身陕西卫所,父辈都是军中将领,只是职位不高。

  到了曹文诏这一代,才凭借战功,往上爬了点。

  而左良玉家中往上几代甚至都没有从军的人,左良玉孤身一人前往辽东投军,几乎是凭借一刀一枪才换来今天的职位。

  对左良玉来说,对战功看的更高一些。

  尤其是左良玉当了游击将军之后,以前对左良玉冷眼相看的人现在都已经换了一副嘴脸。甚至有八竿子打不到的所谓亲戚从家乡不远千里来探望左良玉,极力示好。

  让左良玉深刻体会了一番人情冷暖的现实。

  也让左良玉深刻明白了地位的重要作用。

  而且左良玉心中也非常的不服气,他总是觉得自己不比曹文诏差。

  毕竟曹文诏主要靠的是家中的恩荫。

  而左良玉则是完全靠战功爬上来的。

  左良玉不相信,曹文诏能做到的事情,他会做不到。

  而且左良玉砍过的鞑子脑袋也不少。

  不过左良玉刚刚升任游击将军,之前和鞑子作战,都只是在别人的指挥下出战。

  这还是左良玉第一次独自领军和鞑子交战。

  左良玉心中的激动是可想而知。

  左良玉昂首站在战阵之中。

  为了守住塔山,左良玉这一天也没闲着,带着士卒布置了不少工事。

  “兄弟们,稳住,鞑子没什么好怕的。”

  左良玉看到麾下的士卒有些畏惧,于是故意大笑着喊道。

  所谓将是兵之胆。

  左良玉的豪迈之气让所有士卒心中就是一定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992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992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